第431章 南疆风云(2 / 2)
不等孟修仁说完,孟修远急忙制止道。
国公府争夺的是权力,可没想过要把云南打烂。
作为地方上最大的既得利益者,一旦缅甸大军杀进来,他们就是最大的受害者。
或许正是洞察到了他们的弱点,云南巡抚才敢霸着军政大权不放。
「二叔说的不错,现在这种时候,确实不能再次遭遇大败。
三叔,且先忍耐一些时日。
前线损兵折将,我们已经上报给了朝廷。
陛下是个急性子,无法长时间容忍失败,朝廷的压力下来了,云南巡抚想不交权都难。」
黔国公孟厉轩笑着说道。
打小报告这种事,不光文官们能干,武将同样可以。
管因为什麽,损兵折将总是事实。
作为指挥作战的云南巡抚,就要承担相应责任。
「国公爷,事情没有这麽简单。
以文官们的作风,战场上打不赢敌军,就会考虑谈判解决问题,
我朝兵锋正盛,先是覆灭了安南王国,接着又占领了占城和真腊。
汉水侯的大军,现在正逮着遥罗王国狠揍,中南半岛各方势力畏之如虎。
如果云南巡抚携朝廷的威势,同缅甸人和谈,争取一份体面的停战条约,完全是有可能的。
若是让他们达成协议,我们不光白忙活一场,还让文官们有了警惕。
现在朝中局势,对我们非常有利,正是夺权的最佳时机。
换个时间点,文官掌控了朝中大权,再想谋划可就难了!」
孟修仁摇了摇头说道,
文官们只是带兵能力不行,但脑子绝对好用。
军事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,还可以用外交手段。
汉水侯在中南半岛打的越厉害,这边谈判的筹码就越多。
缅甸人对大虞内部的斗争了解有限,云南巡抚如果玩儿政治讹诈,很有可能取得成功。
「停战是不可能的!
我们做了这麽多准备,才有了现在的局面。
倘若现在结束战争,那就一切都白费了。
何况那帮文官也不傻,这场战争突然爆发,他们肯定有所警觉。
一旦深入追查,我们很快就会暴露出来。
事情一旦被放在了台面上,别说拿回权力,国公府的地位都要受到冲击!」
孟厉轩略显激动的说道。
或许对京中的勋贵来说,云南就是鸟不拉屎的穷乡僻壤。
可对扎根云南近三百年的黔国公府来说,那就截然不同。
在这里不光拥有大量产业财富,还有至高无上的地位。
一旦丧失这片根基之地,去遥远的京师之地发展,他们就只剩下一个空头爵位。
要不了多久,就会没落下去。
「嗯!
战争肯定不能停下来。
文官们想谈判,我们设法破坏和谈即可。
如果实在没办法,那就乾脆让云南巡抚暴毙!
京中那边的情况,大家都是知道的。
六部尚书和内阁诸公一起死了,文官集团都没能翻起浪花,再死上一名地方巡抚,想来也不是什麽大事。」
孟修义一开口,室内的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。
破坏和谈好说,弄死一名巡抚,可是要命的大事。
京中的勋贵敢那麽干,那是利用文官的谋划,玩了一出将计就计。
背后牵扯到了文官内斗,并且争取到了外戚和太后的支持。
厂卫查到中途,都不敢继续。
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,一旦揭开了真相,各方都没法收场。
相比之下,弄死云南巡抚看似问题小很多,但这是他们一家的谋划,事先并没有获得勋贵外戚的支持。
一旦走漏风声,朝廷追责下来,所有政治后果都只能一家扛着。
「五弟,有些话可不能乱说!」
「我们只是看不惯有人勾结南蛮,出卖大虞的利益,才出手阻拦签订卖国条约。
同阻止和谈,没有任何关系。
就算要闹,也是云南的百姓在闹,不是国公府在闹。
西南多瘴气,巡抚大人不小心染病,那是完全有可能的。
一切都是意外,同国公府没有任何关系!」
孟修远当即怒斥道。
有些事情可以做,但不能说出来。
阻止和谈是必须的,但要做到这一点,并不是那麽容易。
缅甸王国没胆子和大虞死磕,如果不是他们暗中出手,仗根本打不起来。
甚至不需要和谈,除完心中的恶气之后,缅甸那边也会主动罢兵。
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再过几个月安南都护府的疆域,就要和他们正式接壤。
有强邻在侧,缅甸王国最需要的是自保,而不是北伐云贵高原。
相比之下,还是弄死云南巡抚更简单。
军政主官一死,黔国公挺身而出主持大局,完全符合规矩。
「二叔,这种事情,要不和汉水侯商议一二?
如果能够获得他的支持,后续善后压力会小很多。」
孟厉轩一脸志芯的问道。
杀人容易,善后难。
封疆大吏意外暴毙,朝廷会严厉追查。
不需要确凿证据,朝廷只要怀疑上他们,麻烦就会找上门。
要扛下这些麻烦,光黔国公一家,风险实在是太高。
如果能够获得勋贵系的支持,哪怕部分勋贵的支持,他们的处境都会好很多。
「时间上来不及了。
派人过去交流沟通,一来一回要花费不少时间,搞不好战争都结束啦。
何况有些事情,不适合让外人知道。
泄密问题,无需太过担心。
朝廷一时半会儿顾不上我们,只要不留下明显证据,朝廷就治不了我们的罪。
仅仅只是怀疑,我们咬死不认即可。
现在勋贵集团随时可能重新掌权,那帮厂卫再怎麽厉害,也不敢对我们严刑逼供。」
孟修远摇了摇头解释道。
在他看来,只要黔国公府能够掌控云南,这些问题都不是事。
朝廷的麻烦太多,他们这点儿事,还排不进前十。
纵使皇帝知道真相,也不会为一名死去的巡抚大动干戈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