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74 章 · 《贞娘》(1 / 2)
第174章·《贞娘》
多……多少?
众人的下巴和上巴分家,呆愣了许久才反应过来这个惊人的数字。
等反应过来,欢呼声瞬间把房盖顶破。
过年了!
按照传统习俗,腊月二十八是最后一个市日,过了今天,诸工百业歇业,回家过年。
按照正日子,得等到二月二龙抬头才复工。
这也是为什么年前都备年货,因为要没有补给地在家里过一整个月。
但总有人想多赚钱,等不到时辰就提前开工,工业化后更卷。
提前上工,那叶奚青能同意吗,她这辈子最厌恶不放假的人。
所以三姑亲自上线发令,就等到二月二再开工!
三姑有命,众人当然听从,又赚了大钱,又不用干活,乐得找不到北。
齐心协力!准备过年!
挂灯笼,贴门神,放爆竹,没正经到年时也放个双响,让附近的村子听听动静,嚣张!
乡下人,其实有时候会偷偷搓炮仗,拿去卖,非常赚钱。
赵家村家大业大,不能干这种趟黑线生意,给人把柄,买可是买了不老少。
新棉袄从压箱底的柜子里拿出来,之前村里其实就给大家买了棉袄,但是总干活,好多人害怕弄脏,没舍得穿。
一直憋着憋着,憋到过年,终于舍得穿了。
以前过年冬天都拿乱七八糟的东西絮棉袄,这次棉袄絮的都是实心棉花,别提多暖和了。
为了过冬,赵贞娘让村上管后勤的,提前买了煤,供家家户户取暖用。
吃得饱,穿得暖,身上一把子力气,大人小孩都出来玩。
明明是冬天,门外人却很多。
黄秋菊在村头嚎一嗓子:“别玩了,杀猪了!”
所有人一听,立刻涌去看杀猪。
再来货铺也卖猪肉,但都是从周边村子收的猪肉,不是正经的猪肉铺子,原本不觉得能卖很多,也没打算多进货。
后来铺子火了,发现猪肉正经能卖,一天能卖一口猪,就开始频繁在周边村子进货。
她们自己养的还是自己吃,从别人那进的总感觉花了冤头钱,舍不得吃。
自己养的,那不就是从天上掉下来吗?
油坊剩下的大量油渣,卖给附近的养猪户,还可以用油渣换小猪崽,自己养。
一整口猪的肉等着吃,黄秋菊这次都没用肉煎油,直接把肉切成大块,大锅烧肉。
等上桌后,四个人面前摆一碗大块烧肉,没有别的,全是肉,碗里的汤水都是油。
旁边还有猪血、猪肉、猪皮、干白菜炖的杀猪菜。
年糕,豆包,白米饭。
吃!一顿让你们把猪肉吃够!
过去就算每个月都开点荤,也不敢这么吃,这是真过年了,一人一筷子冲着肉碗去,没一会一碗就空了,连小孩桌都没剩下。
过年不欠债就好了,哪能有十多块的盈余。()
?豔?????????靟???扔?
?本作者初云秀儿提醒您《女主并不觉得[快穿]》第一时间在.?更新最新章节,记住[()]?『来[]$看最新章节$完整章节』()
没办法,分红的人多,要是所有钱给一个资本家,那他现在能在城里买四合院。
要是搞村集体经济,那就每个人都得分红,分到每个人手里的就是很少。
赵贞娘在算完账后,也被吓了一大跳。
如果是三姑二姐在,恐怕能很轻易处理眼前的事,但两个仙家没有丝毫上身的意思,似乎在等她自己想办法。
赵贞娘面对账本苦思冥想,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:那要不咱们今年的钱就别发了,集中起来给村里人盖房吧?
众人逐渐坐直身体。
对啊,每人分十几块太寒酸了,一点不发不就好了吗。
如果用合起来的钱盖房的话,可以啊!可以啊!
众人再次通过了赵贞娘的决策,开始筹备盖房的事,十五一过,就派人去邻村的木工泥瓦匠家问价,准备每家盖间大瓦房!
问了价后,回家一算,怎么盖房子也不够呢……
赵贞娘其实有点想到了,一人分十几块寒酸,合在一起当然也盖不起大瓦房……
众人:……
那盖土坯房,翻盖房子的意义在哪?
好在这个赵贞娘也想到了:“咱们先盖个工坊吧,现在各家各户那么熬香油也不方便,盖了工坊至少活干顺点,像是磨盘活,出两个人看几头驴干就行。”
“三姑说我的命是钱不花出去就不进来,大家一步一步来,总能把所有东西都赚到位!”
有了钱不分了享受,盖工坊,就像有了新棉袄不穿,穿旧棉袄干活,虽然很反常识,却恰恰符合这时候人们的心理。
↑返回顶部↑